2004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2-05
  

  • 全选
    |
    系统与应用
  • 吕应祥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惯性系统动基座对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引起对准误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对准精度的一些措施。
  • 冯庆堂, 沈林成, 常文森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完好性是航空导航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论文提出了一种监测GPS完好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雷达高度表实时测量飞行器正下方地形高度值,通过和机载的地形数据库中存储的地形高度值比较监测GPS定位信息的准确性,当GPS定位超差或出错时,系统及时报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 樊春玲, 张静, 金志华, 田蔚风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小动调陀螺仪(DTG)随机漂移的建模误差,提出了一种灰色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新型混合建模方法。此混合策略基于两点事实:(1) 当运用神经网络建模时,其建模精度将受到数据中随机性的影响,随机性越大,建模精度越低,反之亦然;(2) 灰色理论中的累加生成操作(AGO)具有消除数据随机性的特点,能够减小隐含在数据中的随机性,使得数据变得有规则。因此将灰色理论中的AGO预处理方法引入到RBF神经网络中,能够减小数据中的随机性,使得神经网络的建模精度大大提高。实测的DTG漂移数据经AGO处理后,随机性减小,再被施以RBF神经网络进行建模,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 杨朋军, 靳长权, 王佳民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ANSYS软件通过在轴承滚珠和滚道面间建立了接触单元,较好地处理了台体组件中的轴承连接问题。通过对某惯性平台组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和研究,给出了台体组件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根据计算结果,对如何改善台体组件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建议,为以后进一步进行台体组件的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 逯亮清, 吴美平, 胡小平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部分地区或部分时段难以同时接收到双星系统两颗卫星载波相位信号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转动基线实现单星定向的方法。进行了定向精度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平台倾斜因素的误差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台调平倾斜角不超过0.1°,双星接收机系统非差测相精度为1%周时,利用2米基线可实现方位0.0581°的定向精度。
  • 王卿, 裴听国, 王佳民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某惯性平台框架结构系统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系统在承受正弦周期载荷时的响应曲线、谐振频率、谐振频率点的振型及最大振幅,建立了平台框架结构系统(外框架→内框架→台体)各部分响应的传递关系。通过分析计算,对如何提高结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方法和建议,为今后的改进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 谭皓, 万彦辉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JAVAD公司的Half-euro GG双系统接收机及数据格式,并以查询和中断两种方式实现了GPS-OEM板的数据通信。该数据通信软件在车辆导航系统中已得到应用。
  • 聂莉娟, 赵心宇, 吴俊伟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鲁棒滤波器中的一种H滤波器运用于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建立了一个可观可控的惯导系统的误差模型,利用H滤波方法对可观可测系统进行了滤波计算,给出了白噪声下失准角的仿真曲线。仿真表明对准时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精度也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这说明H滤波在惯导系统中应用是有效的。
  • 裴纺霞, 裴听国, 赵勇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捷联惯性测量组合(光纤陀螺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组成)的特点,利用工控机和2001型万用表设计开发了高精度、低成本、多通道的数据采集系统。对光纤陀螺不同采样时间间隔的随机漂移数据全面地分析和处理后,建立ARMA模型;并应用卡尔曼滤波对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样间隔不同,卡尔曼滤波抑制光纤陀螺随机漂移的效果就不同。
  • 仪表与线路
  • 王晓东, 李丹东, 吴文辉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石英挠性摆式加速度计在应用中的零位问题,试图通过从仪表的结构和伺服电路入手,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为仪表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 元器件技术
  • 孙振贤 译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测试技术
  • 吉世涛, 万彦辉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5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陀螺随机漂移模型的步骤,利用MATLAB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软件,软件包括陀螺漂移数据的检验与预处理、模型形式的选择、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适用性的检验。利用这个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对所采集到的陀螺漂移数据的随机特性进行分析,并建立陀螺随机漂移误差的ARMA模型。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使用户很直观清晰地观察建模的过程,而且操作简单实用,大大减轻了用户处理数据的工作量。
  • 李国辉, 戴世荣, 杨孟兴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估计和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静态温度模型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了-40℃—60℃温度范围内加速度计的温度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温度干扰补偿后,使模型辨识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 李汉舟, 万彦辉, 黎坤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6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采用高精度A/D芯片代替现有V/F电路是解决IMU小型化问题的一个方向。通过计算机并口实现了PC机和∑-△型A/D通讯,利用两种数字滤波的方法采集并分析了陀螺静态测试和速率标定,加速度计零位和1g时的输出数据,得出高精度A/D芯片基本可以在IMU内用于陀螺和加速度计信号测量的结论。
  • 综述与动态
  • 许国祯
    导航与控制. 2004, 3(1): 7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惯性技术是一项军民两用技术,但由于它拥有明显的军用属性,而使其发展一直受到军事需求的驱动,并成为一项特别敏感的军用技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拥有先进惯性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会如何看待我国的惯性技术?本文拟从军用关键技术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所得结论是,由于惯性技术依然列在西方国家的《军用技术管制条例》中,因而发展我国的惯性技术仍然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